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兔角膜上皮瓣结构及活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上皮瓣形态结构、活性的变化、周边上皮(上皮瓣切口缘与角膜缘之间的区域)增生情况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对29只新西兰白兔的双眼进行手术,28只眼行Epi-LASIK,24只眼行PRK,随机分为4组,在术后1、3、5、7d取标本,6只未手术眼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透射电镜、光镜观察形态结构的变化;冰冻切片行酶组织化学检测上皮......

    作者:刘维锋;杜之渝;赵武校;黄正;刘德杰;陈颖 刊期: 2007- 07

  • 光动力疗法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疗效.方法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结合临床体征及病史确诊的10例(10只眼)PCV患者,应用维替泊芬进行PDT治疗.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2例(2只眼);年龄50~77岁,平均59岁;治疗前佳矫正视力为0.1~0.5.治疗后随访时间短6个月,长36个月,平均24个......

    作者:金陈进;张燕;田臻;孔宁;钟晓菁;周少博;文峰;闫宏;唐仕波;葛坚 刊期: 2007- 07

  • 光动力疗法对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对病理性近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行PDT治疗的27例(32只眼)病理性近视合并CNV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0CT)图像变化.结果27例患者的年龄为18~59岁,平均40岁;单眼CNV22例,双眼CNV5例;黄斑中心凹下CNV29只眼,旁中......

    作者:张美霞;严密;张军军;唐健;韦纯义;孟丹 刊期: 2007- 07

  • 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ARN住院患者14例(14只眼),均符合美国葡萄膜炎学会ARN诊断标准.患者初诊视力为光感、眼前手动、数指者各1只眼,0.08~0.1者4只眼,0.2~0.4者5只眼,0.5、0.8者各1只眼.角膜后沉着物、房水闪光均阳性.眼底表现为周边部局灶性和(或)片状视网膜坏死、视网膜动脉白线、视网膜出血等.全身分......

    作者:郭立斌;孙鼎;叶俊杰;耿爽;徐海燕;张美芬 刊期: 2007- 07

  • 小分子化合物J2在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J2在抑制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以23只C57BL/6小鼠作为供体,76只BALB/c小鼠作为受体建立角膜移植实验模型,随机数字法分为A、B、C及D组,A组为BALB/c小鼠自体原位角膜移植,B、C及D组为C57BL/6-BALB/c小鼠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灌胃给药,A组和B组给予不含药物的空白液,C组和D组分别给予环孢素A(CsA)和小分子化合物J2,连续灌胃......

    作者:张晗;黄一飞;王丽强;刘莉 刊期: 2007- 07

  • 上海北新泾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的患病情况.方法对上海北新泾街道社区100例(151只眼)15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超声波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际调查对象795人,发现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215例,随机抽取100例糖尿病患者,有151只眼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195.7μm;有46只眼的黄斑增厚,其中黄......

    作者:王宁;许迅;邹海东;朱剑锋;王伟伟;潘凌 刊期: 2007- 07

  • 猪-猴异种角膜移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猪-猴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特点及糖皮质激素在异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五指山小型猪(WZS)6只为供体,恒河猴12只为受体,建立猪-猴异种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受体猴分为角膜移植组和激素干预组,每组6只.激素干预组角膜移植术毕,结膜下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0.5ml(7mg/ml),术后每10d结膜下注射长效倍他米松注射液0.3ml,共10次;角膜移植组术后相同时间......

    作者:孙存;潘志强;接英;王立;闫超;王宁利 刊期: 2007- 07

  • 前部视网膜冷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部视网膜冷凝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以及VEGF含量的变化与虹膜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确诊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虹膜血管造影,确定新生血管的范围和数量后,行前部视网膜冷凝术,7~14d后经虹膜血管造影确定虹膜新生血管大部分消退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分别于前部视网膜冷凝术前和小梁切除术前抽取房水标本,另取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房水标本.......

    作者:陈彤;曾水清;卢颖毅;黄林英;戴虹 刊期: 2007- 07

  • 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变化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其与共同性外斜视中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的关系.方法对31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17例,恒定性外斜视14例;具有阳性家族史7例)行内直肌缩短术,术中切除前段内直肌作为患者组;21例正常人对应前段内直肌作为对照组.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两组内直肌中蛋白聚糖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含量,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与恒定性外斜视......

    作者:刘桂香;孔庆兰;胡聪;于淑娟 刊期: 2007- 07

  • 地塞米松加强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分布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使用CD31抗体包被的免疫磁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然后取P4代细胞,加入含有地塞米松的培养液对细胞进行处理,并设立对照组,通过检测跨细胞电阻、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从地塞米松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功能、蛋白分布以及蛋白mRNA表......

    作者:田景毅;董晓光;陈楠;徐海峰;原公强 刊期: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