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毒蕈碱受体Ⅰ型受体在人眼巩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正常人眼巩膜成纤维细胞毒蕈碱受体Ⅰ型(M1)受体的表达与近视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定点解剖及游走促进法分离培养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取3~5代生长良好的细胞,运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培养的巩膜成纤维细胞中M1受体的表达;并制作巩膜组织的冷冻切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巩膜组织中巩膜成纤维细胞上M1受体亚型的表达.结果培养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呈双极型或纺锤形,平均分裂时间为2~3d左右......
作者:周翔天;张立华;吕帆;谢若衷;胡诞宁;付小莹;瞿佳 刊期: 2005- 11
-
注视视频终端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短期注视视频终端(VDT)对视功能和眼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1名受试者,进行持续1h的计算机操作(注视VDT),操作前后分别行验光、调节幅度、集合近点、AC/A、远及近距离水平隐性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能力、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像差测定,并与该组受检者近距离书本阅读进行比较.结果VDT操作后受试者较近距离书本阅读更易出现调节幅度降低、集合近点远离、近距离外隐性斜视幅度增加,前后比较差异有......
作者:瞿小妹;褚仁远;汪琳;姚佩君;刘婧蓉 刊期: 2005- 11
-
体外转染人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基因重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目的探讨体外转染人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R-1)基因至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重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将HESR-1克隆至pcDNA3.1+载体内,组成pcDNA3.1+HESR-1重组质粒,原代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实验中加入10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刺激内皮细胞生长,模拟体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激活状态,以脂质体转染pcDNA3.1+HESR-1重组质粒至培养的细胞内,应用......
作者:唐仕波;李斌;张革;陈剑虹;李宝金 刊期: 2005- 11
-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残留近视及散光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治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残留近视及散光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00年4月至2004年1月间用LASEK治疗LASIK术后残留近视及散光患者34例(66只眼)进行随访,观察术后症状、角膜上皮瓣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数、波阵面像差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随访时间平均13.2个月.结果34例(66只眼)平均等效球镜为......
作者:李艳;李镜海;周芳 刊期: 2005- 11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4年至2003年在青岛眼科医院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40例(40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观察术后视力变化和真菌复发、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39例(97.5%)成功地保存了眼球,38例(95.0%)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视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4例......
作者:谢立信;翟华蕾 刊期: 2005- 11
-
无痛性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及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及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后无痛的原因及保护角膜上皮瓣的方法.方法LASEK患者285例(285只眼),Epi-LASIK患者39例(39只眼)入选统计分析.准分子激光仪包括Mel80、lasersightLSX、NIDEKEC5000及VISX4star准分子仪、视可佳AOV、博士伦217Z准分子激光仪.手术由......
作者:周行涛;褚仁远;王晓瑛;周浩;于志强;吴良成 刊期: 2005- 11
-
微型角膜刀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目的探讨微型角膜刀辅助的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后复发性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患者7人(9只眼).用微型角膜刀分别在供体及受体上制作一定厚度的角膜植片及植床,把供体植片对位覆盖于受体植床上,间断缝合4~8针,术后4~6周拆除缝线.术前及术后的不同时间检查视力、角膜透明度、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结果在平均(18.9±4.1)......
作者:陈蔚;李国星;王勤美;赵云娥;瞿佳 刊期: 2005- 11
-
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后放大率与视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成像放大率的变化规律,了解视网膜放大率变化与视力提高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近视屈光度为-15.13D~-29.00D的23例患者(30只眼)行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前后检查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屈光参数(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眼轴长度、人工晶状体位置).根据模型眼理论,应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计算手术前后视网膜成像放大率的变......
作者:王晓瑛;褚仁远;周行涛;张红霞;周传清;任秋实 刊期: 2005- 11
-
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识别
目的探讨人角膜上皮干细胞的分子标记.方法对人角膜和角膜缘部位行组织学检查以分析角膜缘解剖结构.对人角膜切片和整个角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中央角膜和角膜缘部位未分化标记,如核蛋白p63、乳腺癌抵抗蛋白(ABCG2,BCRP1)、烯醇化酶α、整合素α6、α9及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细胞角蛋白19(CK19)、14(CK14)及转铁蛋白受体(CD71)的表达,经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
作者:陈卓;孙慧敏;苑晓勇 刊期: 2005- 11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后角膜知觉恢复的研究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角膜知觉的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观察在我院行LASIK或LASEK近视矫正的患者59例(59只眼),包括低、中度近视行LASEK者20只眼,高度近视行LASEK者30只眼,以及低、中度近视行LASIK者9只眼.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1、3、6个月时测量角膜中央知觉,并和切削深度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LASIK和......
作者:吴莹;褚仁远;周行涛;戴锦晖;瞿小妹 刊期: 2005- 11
动态资讯
- 1 双眼植入不同类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的临床观察
- 2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眼手术前后眼轴变化对比分析
- 3 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 4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双眼视觉分析
- 5 SARS的胸部X线表现(摘要)
- 6 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球形角膜手术治疗一例
- 7 促进普遍的眼健康,推动我国防盲工作持续发展
- 8 幼兔角膜上皮细胞损害对角膜形态的影响
- 9 0.004%曲伏前列素与2%卡替洛尔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高眼压的降眼压作用
- 10 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蛋白在眼眶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分析
- 11 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α1D亚基蛋白表达及分泌VEGF和bFGF的影响
-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术后五年疗效分析
- 13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虹膜切除术后暗室俯卧试验阳性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 14 Alport综合征伴晶状体前囊膜破裂一例
- 15 基因工程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 16 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
- 17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的角膜上皮瓣异常
- 18 解读国际泪膜与眼表协会2017年干眼专家共识中的干眼病理生理机制
- 19 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的对比研究
- 20 对中华眼科杂志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