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比较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在治疗-8.00D以下近视的异同.方法46例近视度数在-1.75~-8.00D的患者在双眼同时治疗时,其中一只眼行PRK治疗,另一只眼行LASEK治疗,观察上皮愈合时间,记载疼痛程度,对比术后6个月内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结果LASEK组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49d,PRK组为2.......
作者:赫天耕;王力军;孙智勇;史秀茹 刊期: 2004- 09
-
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虹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虹膜缺损的疗效,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25例(27只眼)行带虹膜隔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分析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应用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的房角结构和人工晶状体襻位置.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结果术后患者畏光症状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2行20只眼(74.1%),变化<1行......
作者:杨晋;卢奕;罗怡;王嘉健 刊期: 2004- 09
-
闪烁光对豚鼠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闪烁光对豚鼠眼球发育及近视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4周龄豚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在闪烁光照明环境中饲养,闪烁方式为亮2s,暗2s;Ⅱ、Ⅲ组在日常照明环境中饲养,作为对照,Ⅱ组照明时间为每天12h,Ⅲ组照明时间为每天24h.3组中光照度均为200流明.实验6周后分别用检影法测量眼屈光度,A超测量眼轴长度;摘除眼球,用电子天平测量眼球重量,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眼球后极部巩膜、脉络膜和视网......
作者:程振英;李镜海;李荣;谢英勃 刊期: 2004- 09
-
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对猪眼小梁细胞形态和细胞骨架的作用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对猪眼小梁细胞形态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作用,探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经白细胞介素1(IL-1)刺激活化后,结合ELAM-1抗体或IgG进一步交联,观察细胞形态、细胞间连接的动态改变及肌动蛋白和细胞厚度的改变.结果未经IL-1作用的猪眼小梁细胞不表达ELAM-1,IL-1作用后猪眼小梁细胞表达ELAM-1.经过IL-1活化的......
作者:周崎;赵家良;刘玉琴 刊期: 2004- 09
-
人眼睫状体在调节中形态与位置的动态变化
目的了解健康活体人眼在自发视远视近调节中,睫状体形态和位置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的50MHz高频换能器,对68例正常人眼注视远、近不同视标时睫状体形态、位置的变化进行动态观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视近调节时,睫状体前部厚度、睫状突长度、睫状体总面积和环形肌面积增大,睫状突宽度及内尖成角、睫状突与小梁、虹膜、巩膜突的距离,以及其和虹膜、巩膜的夹角减小,前房角开放程度变小.......
作者:马嘉;陈晓明 刊期: 2004- 09
-
泪腺肿瘤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变异体6及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与预后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变异体6(CD44V6)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与泪腺肿瘤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法检测49例泪腺良恶性肿瘤组织和8例正常泪腺组织的CD44V6和FN蛋白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D44V6、FN蛋白在良性混合腺瘤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8/26)和80.8%(21/26),在泪腺......
作者:牛膺筠;刘夫玲;杨文毅;林红;王红云 刊期: 2004- 09
-
双眼协动参数在近视眼的差异研究
目的探讨调节和辐辏的关系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象包括31例成人正视者与46例成人近视者,近视者又分为高度近视者(>-6.00D)、中度近视者(-6.00~-3.25D)和轻度近视者(-3.00~-0.50D).双眼协动参数测量包括远距隐斜、近距隐斜及正、负相对调节,对不同屈光度数组的计算性调节(AC/A)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近视组的计算性AC/A高于正视组,且计算性AC/A有随近视......
作者:吕帆;徐丹;瞿佳 刊期: 2004- 09
-
病理性近视的相干光断层扫描
目的研究病理性近视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对100例(195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行OCT检查.患者年龄16~76岁.屈光度数-6.00~-36.00D.结果OCT检查正常者7只眼(3.6%),视网膜色素上皮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光带不均匀和薄变者161只眼(82.6%),黄斑全层裂孔21只眼(10.8%),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10只眼(5.1%),黄斑限局性视网膜浅脱离24只眼(12.3%......
作者:王光璐;王明扬;熊颖 刊期: 2004- 09
-
联合应用软骨素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诱导产生玻璃体后脱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软骨素酶(C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诱导产生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辅助或替代机械性玻璃体手术的药物.方法24只健康成年灰兔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0.2UCA+10ngMMP-3和BSS.注射前后分别行肉眼、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和视网膜电图检查.分别于注射后30、60min及1周摘除眼球,并行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检查.结......
作者:孟自军;曾水清 刊期: 2004- 09
-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联合屈光性切削治疗伴有角膜混浊的近视眼
目的了解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PTK)联合屈光性切削(PRK)治疗伴有角膜混浊近视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激光加刮除去除角膜上皮,PTK切削混浊角膜,直径为7.0mm.PRK作近视切削,直径为6.0mm.对于角膜不平者术中用黏弹剂填平后再行上皮去除及PTK.PTK切削深度为影响视力的角膜混浊深度减去PRK及上皮切削厚度.结果54例(79只眼)伴有角膜混浊的近视眼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术前平均屈光度数为(......
作者:张明昌;麦才铿;胡燕华;聂绍松 刊期: 2004- 09
动态资讯
- 1 我国内地六年间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英文眼科论文分析
- 2 脉络膜骨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探讨
- 3 先天性白内障
- 4 超薄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对兔角膜组织愈合影响的对比研究
- 5 “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年)
- 6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兔角膜炎的研究
- 7 颅缝早闭与斜视
- 8 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修复眶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9 眼眶外侧手术入路相关成人尸头显微解剖学初步研究
- 10 正视眼与近视眼阅读简体字与繁体字的调节微波动差异研究
- 11 微切口玻璃体手术的发展与现状
- 12 干眼感觉神经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 13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观察
- 14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视网膜小胶质细胞表达的初步观察
- 15 翼状胬肉手术中慎用丝裂霉素C
- 16 三硝基甲苯职业中毒性白内障一期
- 17 眼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 18 双眼脉络膜骨瘤一例
- 19 眼球重度挫裂伤后巨大视网膜皱襞一例
- 20 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