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预测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两种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准确评估晶状体不同混浊程度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方法。方法 采用视觉电生理和视网膜计两种检查方法,评估152例(152只眼)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功能情况,分别将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electroretinogram,F-ERG)、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visualevokedpotentials,F-VEP)及潜视力(potentialvisualacuity,PVA)结果与患......

    作者:徐雯;姚克;申屠形超;吴仁毅;孙朝晖 刊期: 2001- 02

  • 我国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目的 检测我国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特征,以探讨其正常参考值。方法 应用VERIS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42例(48只眼)正常人多焦ERG,检测对象年龄11~67岁,平均40.7岁。检测视野的水平视角为±26.6°,垂直视角为±22.1°,采用Burian-Allen接触镜电极,于8min(分16段)记录10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 随被检测者......

    作者:吴德正;梁炯基;马娟妹;龙时先;江福钿;黄时洲;余敏忠;吴乐正;邓娟 刊期: 2001- 02

  • 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丙烯酸酯(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es,IOL)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rysof折叠式IOL植入术的超声乳化组患儿61例(76只眼)及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硬性IOL植入术的囊外摘除组患儿59例(77只眼),术后随访......

    作者:云波;施玉英 刊期: 2001- 02

  •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活动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复发型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基质型活动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66例(66只眼)HSK基质型活动期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并与同期59例(59只眼)HSK基质型稳定期的PKP术后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HSK患者术后角膜植片透明率、原发病复发率及视力间比较差异......

    作者:董晓光;史伟云;谢立信 刊期: 2001- 02

  • 反折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

    目的 改进常规小梁切除术,减少术后滤过道阻塞。方法 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对拟切除的包括小梁在内的深层巩膜组织(4.0mm×1.5mm)不完全切除,而是保留一端,将其垂直扭转反折缝于其后方的深层巩膜组织之上,利用其隆起特点防止术后滤过道阻塞。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治疗组33例(38只眼),眼压从术前(25.41±2.41)mmHg(1mmHg=0.133kPa)降至术......

    作者:郑景华;蒋克菲;刘兴红;唐憬 刊期: 2001- 02

  •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吞噬纤维连接蛋白时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目的 探讨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吞噬及相关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 以FN包被的聚苯乙烯微球(微球)作为吞噬标记物,建立人胎儿RPE细胞吞噬模型。所研究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包括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通路、酪氨酸激酶(tyrosinekinase,TK)通路和磷脂......

    作者:赵明威;黎晓新;何世坤 刊期: 2001- 02

  • 国产环孢素A眼液治疗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yclosporine,CsA)滴眼液对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对纯系大鼠LOU65只为受体及F344纯系大鼠33只为供体建立的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分为6组,各组分别于手术后滴用0.5%CsA、1.0%CsA、2.0%CsA、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1.0%CsA及CsA基质滴眼液,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排斥反应指数(rejectionind......

    作者:张文华;潘志强;翟长斌;武宇影;刘海霞;李辽青;李纳;邹留河 刊期: 2001- 02

  • 蛇毒制剂对体外培养的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蛇毒制剂对体外培养的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与胶原黏附及细胞移行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第3~5代兔结膜下成纤维细胞于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孵育后,接种于涂有鼠尾胶原的24孔板中,去除未黏附的细胞,用目镜网格器计数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记录贴壁细胞量。在第3代生长融合细胞的培养板上划线,造成无细胞的裸露区,在不同浓度的蛇毒制剂下孵育,用目镜网格器每6h观察记录移行至裸露区的细胞数。第3代兔结膜下......

    作者:刘金华;魏厚仁;吕源淑;姜发纲 刊期: 2001- 02

  • 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变化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 将62例(78只眼)白内障患者,按照切口位置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或角膜曲率大子午线轴位分为A、B两组,行透明角膜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术后3个月平均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83±0.65)D和(0.72±0.55)D,差异无显著性(P>0.......

    作者:谢立信;朱刚;王旭 刊期: 2001- 02

  • 猴实验性青光眼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 研究猴实验性青光眼视乳头筛板细胞外基质的改变,探讨眼压增高对筛板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ABC法)观察9只猴早、中、晚期青光眼模型筛板中,Ⅳ型胶原蛋白、层连接蛋白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猴视乳头相比,早、中期青光眼模型视乳头筛板无明显变化。晚期青光眼视乳头筛板前区和筛板部Ⅳ型胶原蛋白和层连接蛋白阳性染色物明显增多,筛板后陷、重叠及融合。结论 青光眼病理过程中的眼压增高,可引起视乳头筛......

    作者:李扬;马科;徐亮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