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1年第3期文章
  • 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本体感受器(extraocularmuscleproprioceptor,EMP)的形态学改变,为探讨斜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取28例共同性斜视患者和11例眼球摘除者的眼外肌,采用Holmes′法染色后在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并计算相同放大倍数下每例标本面积4000mm2的轴突中线粒体个数。结果光镜下可见位于眼外肌肌-腱连接处的EMP神经纤维终止于邻近单个梭外肌纤维......

    作者:李俊红;申长礼 刊期: 2001- 03

  • 结膜细胞外基质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结膜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作为结膜组织的替代材料用于结膜成形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0只兔制作结膜缺损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兔结膜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的结膜ECM行结膜移植修补术,对照Ⅰ组采用新鲜异体结膜移植,对照Ⅱ组采用深低温冷冻的异体结膜,以观察移植修补术后结膜成形的情况,并行镜下、免疫组化及淋巴细胞毒检查。同时将结膜ECM应用于7例烧......

    作者:孟忻;张青蔚;唐少华;刘炯 刊期: 2001- 03

  • 晶状体前囊膜下上皮细胞增殖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晶状体前囊膜下上皮细胞增殖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探讨其发生原因。方法取不同病因致手术摘除的伴晶状体前囊膜下上皮细胞增殖的眼球标本64例,其中眼外伤36例,绝对期青光眼10例,角巩膜葡萄肿6例,视网膜母细胞瘤5例,眼内炎4例,白内障手术后2例,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在光镜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增殖的晶状体前囊膜下上皮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向后囊膜下延伸;囊膜破裂或部分缺如者前囊膜下......

    作者:赵桂秋;孙为荣;牛膺筠;王传富;刘绍辉 刊期: 2001- 03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组织形态学检测猴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比较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检测活体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并与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用Cynomolgus猴4只眼,通过氩激光烧灼小梁网,引起眼压升高,制作成青光眼动物模型。应用OCT测量视盘周围直径,选取直径为2.4mmRNFL厚度的猴眼进行研究。在完成后一次......

    作者:黄丽娜;Joles Schuman;Nan WANG 刊期: 2001- 03

  • 高负压吸引手法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负压吸引手法劈核技术对减少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并发症的意义。方法对不同硬度晶状体核白内障118只眼,分别采用高负压吸引手法劈核和乳化分核两种方法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记录手术中平均相对超声功率、平均超声乳化时间,对手术中的相对能量复合参数(relativeenergecomplexparameter,RECP)和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术中平均相对超声功率和平均超声乳......

    作者:李朝辉;何守志;王凤翔 刊期: 2001- 03

  • bcl-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正常胚胎、儿童和老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bcl-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状况,探讨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潜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光镜下检测胚胎组(胎龄5~10个月)、儿童组(7个月至13岁)及老年组(>50岁)晶状体上皮细胞中bcl-2基因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bcl-2基因和PCNA在胚胎组和......

    作者:翁景宁;张惠蓉 刊期: 2001- 03

  • 保存异体睑板修复睑板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眼睑肿瘤术后保存异体睑板Ⅰ期修复睑板缺损的疗效。方法采用纯甘油保存的异体睑板,对58例眼睑肿瘤切除术后的患者行Ⅰ期睑板缺损修补术,用转位或滑行肌皮瓣和结膜瓣铺衬于异体睑板两侧。分析异体睑板的血运环境、异体睑板大小、保存时间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术后随访3个月至10.5年,平均1.8年。结果58例中,43例异体睑板结膜瓣遮盖完全,术后1周异体睑板内可见新生血管,1个月后新生血管布满整个植片;15......

    作者:史季桐;安裕志;闵燕 刊期: 2001- 03

  • 不同术式晶状体摘除术后兔眼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目的探讨可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方法将18例实验家兔随机分为A、B、C3个组,分别进行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术、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及超声乳化晶状体吸除联合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3个月对3个组术眼进行裂隙灯、眼底、组织病理学及电镜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3个组术眼周边囊膜的混浊情况相似;A、B组术眼中央视区混浊情况相似,C组多数术眼中央视区清亮......

    作者:董吉吉;施玉英;李彬 刊期: 2001- 03

  • 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相关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及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glaucoma,NTG)的弥漫性及局限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retinalneverfiberlayerdefect,RNFLD)的分布及相关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立体眼底像的观察,明确81例POAG及70例NTG的RNFLD类型,分析弥漫性及局限性RNF......

    作者:李梅;李美玉;傅培;王捷 刊期: 2001- 03

  • 巨大视网膜劈裂囊肿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瘤一例

    视网膜劈裂症误诊为脉络膜恶性黑瘤的病例,国外已有文献报道[1]。关于临床误诊的病理基础,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遇到的一例报告如下。一、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因右眼视力渐进性减退1年余,加重2个月,于1978年3月22日以“右眼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肿瘤待诊”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0.1,+3.50D矫正0.4。右眼角膜后可见2或3颗沉着物,晶状体后极部混浊,玻璃体内可见絮状混浊。......

    作者:易玉珍;黄玉珍;马巧云;吴德正;高汝龙;郑湖玲;林健贤 刊期: 2001-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