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广角视网膜成像系统(RetCam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在诊断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至2014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9例(9只眼)患儿,经RetCamⅡ眼底照相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确诊为PHPV.结果9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2个月至5岁,均为足月儿,均可见白内障,RetCamⅡ检查可见:视乳头色苍白,有白色纤维条带与视乳头相连,向......
作者:韩梅;赵堪兴;张桐梅;李岩;高建民;刘冬 刊期: 2016- 05
-
吲哚青绿染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安全性及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吲哚青绿染色对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60只眼)因特发性黄斑前膜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均行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照相、OCT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主观症状、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椭圆体区的变化.对手术中是否采用吲哚青绿染色内界膜分为两组:吲哚青绿组3......
作者:施祥;孙晓东 刊期: 2016- 05
-
tBHQ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HO-1、VEGF表达及胰岛功能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VEGF表达及胰岛功能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通过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将40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糖尿病组和干预组.10只匹配正常大鼠为对照组.于tBHQ干预喂养4和12周后检测3个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作者:张思远;田敏;李晶艳;韩佩晏;黄棋;吕红彬 刊期: 2016- 05
-
双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双眼先后发病特点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双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先后患病眼间的发病特点及可能与双眼间发病间隔时间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0年1月至2014年1月到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的RRD患者共8283例,其中双眼RRD603例(7.30%).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相关信息,包括首次发病年龄、双眼RRD发生的间隔时间、先后发病眼近视与否、外伤史等.对于正态分布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
作者:周金琼;魏文斌;游启生;屠颖 刊期: 2016- 05
-
注气后巩膜外冷凝治疗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无菌空气后行巩膜外冷凝治疗单纯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暨南大学附属深圳眼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35只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其中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31例,所有均伴明显玻璃体液化.裂孔位置均位于上半部分,直径0.5~1.5PD,形态均为马蹄形.经巩膜穿刺放出视网膜下液体后,玻璃体腔注射无菌空气0.5~2.0ml,双目间接检眼镜......
作者:佘洁婷;张国明;曾键;陈懿;刘旭阳;成洪波 刊期: 2016- 05
-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对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IMEM的患者51例(5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眼治疗前后均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前节检查、眼底及OCT检查.黄斑前膜均经手术成功剥除,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8±3.2)个月.患者手术前后各......
作者:刘子扬;叶俊杰;陈有信;董方田 刊期: 2016- 05
-
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二年的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半剂量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2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32例(35只眼)已确诊的慢性CSC患者,病程6~60个月.半剂量(3mg/m2体表面积)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CSC患者,治疗后随访24个月.治疗前后检查佳矫正视力(BCVA)、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OCT.治疗后3个月和24个月,OCT观察视网膜椭网体区(EZ)和交叉区......
作者:刘洋;黎蕾;徐格致;王文吉 刊期: 2016- 05
-
视交叉部病变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图形形态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发病情况的视交叉部病变导致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mGCCT)图形形态特征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t6例视交叉部病变病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77岁(平均48岁).其中垂体瘤9例、颅咽管瘤3例、视交叉部发育不良、脑膜瘤、血管瘤和动脉瘤各1例.对所有患者采用视野分析仪进行30.中心视野检查,并应用3D-OCT检查黄斑视网膜厚度(MRT)地形图、mGCCT地形......
作者:张利;孙川;孙心铨 刊期: 2016- 05
-
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4年1至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55例,按有无DR将患者分为无DR(NDR)组(85例)与DR组(70例).睫状肌麻痹后彩色眼底照相,测量距离视乳头中心1.0~1.5PD范围的血管直径,分析视网膜动脉直径、静脉直径与高血压、糖尿病病程、DR分期的相关关系.两组患者的视网膜静脉直径及视网膜动脉......
作者:王习哲;刘大川 刊期: 2016- 05
-
伴有黄斑樱桃红点的Tay-sachs病一例
患者男性,1岁4个月.因发育倒退8个月,于2015年4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出生后前6个月发育无异常,后逐渐出现发育落后,14个月会爬,声音刺激后易惊,进食易呛咳,双手笨拙,四肢逐渐伸直状态,不能站立,独坐不稳,追物差.该患儿为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检查:神清,胆怯,喉鸣,双下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头部MRI示髓鞘化延迟,视频脑电图显示界限性双侧前头......
作者:刘丽丽;赵军阳;崔燕辉;梁天蔚;张诚玥;张燕;李程;李莉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眼眶骨性肿瘤四例
- 2 超声测量球后视神经鞘直径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 3 缝隙连接蛋白在角膜与角膜缘上皮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
- 4 上斜肌减弱术对眼球旋转状态的影响
- 5 加强干眼的临床研究
- 6 斜视相关术语的英文缩写规范
- 7 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 8 凹透镜诱导鸡眼屈光变化的研究
- 9 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治疗葡萄膜炎研究进展
- 10 年龄对豚鼠形觉剥夺的敏感性及形觉剥夺性近视恢复能力的影响
- 11 核转录因子NF-κB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 12 跨筛板压力梯度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分型及诊治模式中应用标准的探讨
- 13 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
- 14 真菌性角膜炎
- 15 新型光学低相干反射仪Lenstar与IOLMaster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比较研究
- 16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裂孔愈合的影响
- 17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并发视网膜新生血管一例
- 18 脉络膜裂伤致黄斑裂孔和出血
- 19 一片式和三片式Tecnis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和倾斜及其高阶像差的对比研究
- 20 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