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第11期文章
  •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干光断层成像特征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干光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特征,探讨裂孔的发生与玻璃体后脱离间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193例(223只眼)进行OCT检查,分析其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及发展.结果按Gass分期标准,Ⅰ~Ⅳ期裂孔分别有21、74、97及31只眼.在Ⅰ、Ⅱ、Ⅲ期裂孔眼中,OCT图像显示玻璃体与视网膜分离者分别有......

    作者:戴虹;李永;龙力;狄雅芬;卢颖毅;王铮 刊期: 2002- 11

  •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增殖的影响

    目的体外比较研究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和普通肝素影响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lensepithelialcell,BLEC)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增殖的作用.方法体外将BLEC接种到PMMA人工晶状体表面培养,LMWH组和肝素组培养液中分别含LMWH(1×105U/......

    作者:吴仁毅;姚克;叶娟;徐雯;孙朝晖;申屠形超 刊期: 2002- 11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的并发症和远期预后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远期预后.方法对66例(66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记录患者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或(和)悬韧带断裂的发现时间、玻璃体脱出情况和清除方法、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情况、手术前和后的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情况.平均随访时间(11±8)个月.结果在66例患者中,术后佳矫正视力≥0.5者52例(52只眼).术后......

    作者:沈丽萍;童剑萍;楼定华;李毓敏 刊期: 2002- 11

  • 端粒酶在眼睑皮脂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端粒酶与端粒酶RNA(humantelomeraseRNA,hTR)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技术法检测12例冰冻保存睑板腺癌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用原位杂交法检测55例睑板腺癌石蜡切片中hTR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结果12例睑板腺癌组织标本中,端粒酶活性程度不同;hTR在睑板腺癌细胞内表达,其阳性表......

    作者:李宁东;李彬;孙宪丽;李辽青;陈长喜 刊期: 2002- 11

  •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基因定位的研究

    目的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大家系进行基因定位.方法收集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并对该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眼部检查;抽取外周血3~5ml并提取DNA;采用多个已知遗传标记与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进行连锁分析.结果两点连锁分析结果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与遗传位标D3S1292连锁,在θ=0.1时得到大LOD值2.73.结论由于D3S1292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3q21),从而将该家系致病基因位点......

    作者:马晓晔;魏锐利;蔡季平;朱莉 刊期: 2002- 11

  • 视网膜内界膜剥除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裂孔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剥除视网膜内界膜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裂孔愈合的影响.方法对41例(41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A组:单纯玻璃体切除19只眼;B组:玻璃体切除加视网膜内界膜剥除22只眼.A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气体或液体交换及C3F8眼内填充术;B组患者在A组术式的基础上,于术中增加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所有患者术后均保持面朝下体位10~14d.结果41只眼中,术后黄斑裂孔完全闭合37只......

    作者:唐仕波;李加青;黄素英;张淳;林少芬 刊期: 2002- 11

  • 眼外伤无光感眼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外伤无光感眼的效果.方法对11例(11只眼)外伤后的无光感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观察其疗效.随诊6~24个月,平均11个月.结果在11例外伤后无光感眼中,7例恢复了光感或光感以上的视力.4例仍无光感,其中1例行眼球摘除.眼外伤后无光感的主要原因为严重的屈光间质混浊、视网膜脱离、破损及脉络膜水肿.结论部分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经及时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可获得一定的视力.......

    作者:董方田;戴荣平 刊期: 2002- 11

  • 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初步评价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7例(17只眼)因眼球破裂伤致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患者行Ⅱ期手术治疗,玻璃体腔内灌注BSS,由睫状体平坦部行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然后经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中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后随访3~27个月,15例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在位,眼球保存率88.2%,视力较术前有所......

    作者:董晓光;原公强;王伟 刊期: 2002- 11

  • 复杂性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性眶骨骨折后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方法自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共治疗复杂性眼眶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患者42例,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面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首先将移位的骨折块截骨复位、小夹板坚强内固定,重建正常的眶缘,然后用自体或人工材料植入,同时修复眶壁.结果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获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复杂性眶骨骨折所致后期眼球内陷畸形可......

    作者:张智勇;归来;滕利;黄绿萍;俞冰;周晓东 刊期: 2002- 11

  • 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球内陷的晚期整复治疗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球内陷晚期手术的方法及疗效,评估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眼眶三维测量方法及复视分析方法,以自体骨及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作为填充材料,对21例眼眶爆裂性骨折眼球内陷患者施行晚期眼眶修复眼球复位术,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18例患者的眼球内陷被矫正,3例治疗无效.16例复视患者中,8例患者复视情况有所改善,8例治疗无效.自体骨及复合人工骨眶内植入的疗效......

    作者:范先群;张涤生;冯胜之;徐乃江 刊期: 2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