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在环形撕囊中的临床应用
阎启昌;张劲松;赵平;王又冬
关键词:掺铒, 钇铝石榴石激光, 环形撕囊, 过熟期白内障, 技术, 摘除手术, 人工晶状体, 白色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 手法, 小瞳孔, 老年性, 铒钇铝石榴石, 资料与方法, 膜的完整性, 应用, 损伤范围, 撕裂, 手术后期, 输出能量
摘要:在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对保持晶状体囊膜的完整性、防止撕裂、维持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规使用的手法撕囊技术在操作上具有一定难度,尤其对于白色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及小瞳孔等患者,常出现前囊膜切口不完整、放射状撕裂等现象,导致手术后期操作困难,并影响术后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应用掺铒钇铝石榴石(erbium:yttrium-aluminum garner,Er:YAG)激光行连续环形撕囊是目前临床采用的新撕囊方法,本研究应用该技术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现将有关技术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收集1999年6~8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4例(95只眼),男性32只眼,女性63只眼;年龄62~92岁,平均70.4岁。全部患者均为常规手法撕囊困难者,即分别为老年性白色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及小瞳孔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50只眼,术中采用Er:YAG激光技术行连续环形撕囊;手法组:45只眼,术中采用截囊针及撕囊镊等手法撕囊技术行连续环形撕囊。手术由专人完成。 2.仪器及参数设定:采用美国Premier Centauri TM型Er:YAG激光手术系统;使用前囊切开手柄,选用特殊的笔式90°石英探头;输出能量为10 mJ,频率为10 Hz,平均能量为0.10 W,热损伤范围直径约为3~5 μ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