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第10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相干光断层扫描和视力预后观察

张惠蓉;王欣;鹿新荣;杨艳芳;刘峰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闭塞, 黄斑水肿, 囊样,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视觉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及其视力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应用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90例(91只眼)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20~74岁,平均(57.8±13.8)岁;45只右眼,46只左眼(其中1例为双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4只眼,半侧静脉阻塞9只眼,分支静脉阻塞28只眼.追踪观察时间1~46个月,平均6.1个月.比较OCT和FF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检测55例另侧健眼的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在OCT扫描下观察黄斑水肿的形态,有黄斑囊样水肿71只眼(78.0%),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14只眼(15.4%),黄斑板层裂孔1只眼(1.1%).黄斑囊样水肿的囊泡高度小为94 μm,大为1317 μm,平均(668.18±245.58)μm.54只对侧健眼黄斑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小为110 μm,大为236 μm,平均(154.09 ± 21.85)μm.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高可达1377 μm,甚至超过OCT所能检测的高度.(2)OCT检测黄斑囊样水肿的灵敏度为98.6%、特异度为100%;FFA的灵敏度为86.1% 、特异度为100.0%.(3)黄斑囊样水肿患者的视力预后:随访3个月以上的黄斑囊样水肿患者60例(6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静脉阻塞和半侧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视力预后的因素有病程长短、黄斑中心区是否积血、病情严重程度等.病程<3个月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程≥3个月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OCT检测视网膜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其方法安全,诊断结果可靠,解析度高,是非侵入性、可重复操作的新技术.但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视力预后差,应大力推广OCT检查技术,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改善患者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