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9年第06期

雷帕霉素纳米粒滴眼液联合环孢素A缓释膜治疗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姜伟;孙慧敏;李筱荣;原续波;王玉清;张妹贤;田恩江;袁佳琴

关键词:西罗莫司, 环孢菌素, 药物释放系统, 角膜移植, 移植物排斥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联合应用雷帕霉素(RAPA)纳米粒滴眼液与环孢素A(CsA)缓释膜治疗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协同机制.方法 实验研究.(1)制备0.5%聚乳酸/胆固醇改性壳聚糖RAPA纳米粒滴眼液和聚乳酸/聚乙二醇CsA缓释膜.(2)设A组为同源对照组(17只兔),供受体均为新西兰白兔.建立102只(102只眼)新西兰白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B、C、D、E、F、G6组,每组17只,供体为青紫兰兔,各组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A组同源对照组;B组未治疗组;C组空白纳米粒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共28 d;D组术中前房植入空白缓释膜;E组0.5%RAPA纳米粒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共28 d;F组术中前房植入CsA缓释膜;G组术中前房植入CsA缓释膜并0.5%RAPA纳米粒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共28 d.(3)术后观察100 d,隔天用显微镜观察角膜植片情况,记录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时间和程度.(4)术后3、14、28及35 d用CD4和CD8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植片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比较各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 各组兔眼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分别为A组(100.00±0.00)d、B组(8.44±1.24)d、C组(8.89±2.57)d、D组(8.56±2.30)d、E组(43.11±5.58)d、F组(43.67±9.54)d、G组(72.00±15.34)d.G组较E、F组,E、F组较B、C、D组,能显著延长角膜植片存活(qGE=11.42,qGF=11.24,qEB=13.64,qEC=13.38,qED=13.46,qFB=13.82,qFC=13.56,qFD=13.64;均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B、C、D组术后14 d左右角膜植片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大量聚集,呈进行性加重;E、F组术后35 d左右角膜植床与植片中CIM+和CD8+T淋巴细胞数开始出现;G组术后60 d以后,植片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角膜植片RT-PCR检查显示,A组IL-2和VEGF始终未表达;F、G组IL-2表达在3 d开始被抑制;E、G组VEGF表达在14 d开始被抑制.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药物缓释剂治疗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较单独用药效果好,联合用药能减少单独用药的剂量和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