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抗过敏滴眼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
李骏;晏晓明
关键词:上皮, 角膜, 上皮细胞, 细胞, 培养的, 毒理学, 眼药水, 组胺拮抗药
摘要:目的 探讨0.1%奥洛他定、0.025%富马酸酮替酚及0.1%吡嘧司特钾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使用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K-SFM)进行人角膜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将传2-4代的细胞暴露于0.1%奥洛他定(A组)、0.025%富马酸酮替酚(B组)、0.1%吡嘧司特钾(C组)3种滴眼液,以无血清角膜细胞培养基将滴眼液分别稀释到50.0%、20.0%、4.0%、0.8%的浓度,与细胞共同孵育的时间分别为10、30 min,2、6、12、24 h.滴眼液所致细胞毒性的评估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细胞进行的形态学观察、钙贡绿素和乙锭同型二聚体活性与毒性荧光双染色及四唑氮蓝还原法(MTr Assay).统计学方法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SNK-q检验.结果 (1)形态学改变:于光镜下观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延长,细胞连接逐渐松解、细胞变圆、脱落.于扫描电镜下观察,3组药物均可减少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层,细胞膜出现裂孔.滴眼液稀释到20.0%时,A组细胞膜形态的改变较B、C组轻.(2)细胞活性与毒性荧光染色:乙锭同型二聚体阳性提示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升高.20.0%浓度时A组6、12、24 h的胞膜受损细胞的百分比低于B、C组[A组分别为(29.7±2.6)%、(36.9±3.2)%、(51.2±4.3)%;B组分别为(36.5±3.1)%、(48.5±4.3)%、(75.5±3.8)%;C组分别为(37.1±2.2)%、(52.7±3.4)%、(71.1±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h时,q_(A-B)=3.27,P=0.031;q_(A-C)=4.31,P=0.023).钙贡绿素阴性提示细胞质内酯酶活性丧失.A、B、C组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和作用时间的提高,细胞内酯酶活性逐渐降低,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用24 h时A、B、C组无酯酶活性细胞的百分比:50.0%浓度时,3组均为100.0%;20.0%浓度时,分别为(23.2±4.6)%、(29.5±5.2)%、(31.1±5.5)%,F=1.97,P=0.377].(3)MTT分析:除滴眼液稀释到0.8%浓度外,其余随药物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则MTT值降低.滴眼液稀释到20.0%浓度、作用6h时(A、B、C组MTT值为0.429±0.028、0.367±0.038、0.379±0.012)和4.0%浓度、作用24 h时(A、B、C组MTT值为0.457±0.025、0.401±0.008、0.387±0.012),A组MTT值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浓度20.0%、6h时,q_(A-B)=3.01,P=0.044,q_(A-C)=3.77,P=0.038;浓度4.0%、24 h时,q_(A-B)=3.63,P=0.028,q_(A-C)=4.11,P=0.031).其余浓度的各作用时间点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1%奥洛他定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比0.025%富马酸酮替酚和0.1%吡嘧司特钾小,在临床长期使用治疗过敏性角膜、结膜炎时,可能比后两种药物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