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11年第04期

合并视网膜劈裂症的高度近视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观察

吴强;李世玮;陆斌;王文清;方健;俞嘉怡;贾丽丽;陈颖

关键词:近视, 视网膜劈裂症,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摘要:目的 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术(OCT)观察合并视网膜劈裂症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的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对视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5例(35只眼)合并视网膜劈裂症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记录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OCT检查,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以及劈裂显著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MNT).根据术中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大小将35只眼分为高、低AECP组;根据患者眼轴长度将35只眼分为≤28.00 mm组、>28.00且≤30.00 mm组以及>30.00 mm组.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直线相关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只视网膜劈裂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BCVA分别为(0.59±0.38)、(0.57±0.38)及(0.60±0.36),较术前有所提高(F=31.15,P=0.00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CFT分别为(256.80±199.98)μm、(274.37±246.87)μm及(268.60±238.41)μ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99,P=0.42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MNT分别为(477.71±188.71)μm、(486.60±229.77)μm以及(482.63±208.82)μm,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6,P=0.857).术后3个时间点非中心凹劈裂眼BCVA好于中心凹劈裂眼(Z=-0.580,P=0.048;Z=-2.147,P=0.030;Z=-2.099,P=0.034).不伴有黄斑板层裂孔的中心凹劈裂眼术后3个月BCVA与其CFT呈负相关(r=-0.667,P=0.018).术后3个时间点内,高、低AECP组以及不同眼轴长度组之间术前术后视网膜厚度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314~1.290,P=0.192~0.741;F=0.15~0.62,P=0.545~0.859).结论 合并视网膜劈裂症的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对劈裂的视网膜无明显影响,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其术后视力的恢复与劈裂发生的部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