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12年第10期文章
  • 眼眶套细胞淋巴瘤一例

    患者女性,71岁.因右眼下睑肿物明显增大,于2009年12月15日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就诊.自述3个月前发现右眼下睑皮下可触及肿物,且近期肿物明显增大,无复视、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眼部检查:右眼球突出,伴有内、上移位,下睑皮下可扪及肿物,约2cm×1cm大小,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活动度好,可还纳入眶内,眼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眼球各方向运动不足,外转受限明显,眶......

    作者:赵亮;唐东润;王丽娜;吴桐;孙丰源 刊期: 2012- 10

  • 眼内畸胎瘤一例

    患儿女性,3岁.因发现左眼部球形肿物3年,于2010年5月24日来武警总医院眼眶病研究所就诊.患儿出生时即可见左眼部球形肿物,无法看清眼部结构,3年内肿物无明显改变.足月剖宫产,出生后除眼部外未见其他异常。否定家族史及遗传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视力检查不合作,右眼有追物反应,右眼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孔宇;王巍;王毅;黑砚;肖利华 刊期: 2012- 10

  • 儿童眼眶嗜伊红细胞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一例

    患儿男性,6岁.因右眼上睑肿胀近1年,于2010年9月7日来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就诊.患儿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上睑红肿,无眼红、眼痛、流泪及瘙痒,无视力下降和复视,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未予诊治.发病以来,患儿右眼上睑红肿逐渐加重,右眼眼球逐渐前突.患儿家长述其曾患皮肤湿疹多年,已基本治愈.......

    作者:李静;王一卓;马建民 刊期: 2012- 10

  • 间充质干细胞在眼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除了具有干细胞的各项特征外,还具有促进创伤愈合、抗炎和免疫抑制等独特的功能,是目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细胞之一.利用其不同的功能和特点,MSC已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研究,如角膜疾病、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疾病等.本文将对近年来MSC在眼部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晓敏;李筱荣 刊期: 2012- 10

  • 神经保护药物干预治疗退行性眼底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的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可以作用于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多个环节,对退行性眼底病的视网膜损伤有保护作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及其相关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乙酰胆碱受体类药物,通过抑制谷氨酸盐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对视网膜的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的产生,阻止细胞凋亡,减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丧失.抗氧化剂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通过抑......

    作者:彭春霞;李根林 刊期: 2012- 10

  •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CYP4V2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细胞色素P450家族4的成员,因其确切的生理学功能及内源性底物尚不明确,因此,被称为P450孤儿酶.该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视网膜变性疾病——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对CYP4V2的功能特性尚不了解,但由于该酶与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对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功能缺陷方面的研究可为寻找CYP4V2的特异性底物及研究疾病的临......

    作者:许菲;睢瑞芳;董方田 刊期: 2012- 10

  • 蛋白质组学技术用于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晶状体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日渐广泛.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其高通量、高效率等优势,为晶状体这一人体内蛋白质含量高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从而为揭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的分离、鉴定及相关新技术在晶状体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系统综述.......

    作者:叶鸿飞;缪爱珠;卢奕 刊期: 2012- 10

  • 重视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个体化治疗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视力.随着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治疗方法为新生血管性AMD患者带来希望.目前包括患者年龄、基线视力、病损特征及其基因在内的各种因素,已被用于预测AMD患者的治疗预后.在上述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我国及其他多个国家都更新了AMD诊疗指南和诊疗路径,也规范了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全面评价和治疗的原则.但是由于患者病变特征不同,环境和基因背景......

    作者:孙晓东;汪枫桦 刊期: 2012- 10

  • 拓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病机制的研究思路

    在发达国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不可逆性严重视力下降的首要原因,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的致盲眼病.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加速,AMD患者不断增多,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AM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是全世界眼科研究的热点.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环境与基因、氧化损伤、炎症免疫、血管生成与抑制生成因子失调等因素参与AMD的发生与发展.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相关因素中,......

    作者:黎晓新;黄旅珍 刊期: 2012- 10

  • 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

    患者男性,68岁.因左眼视力下降4个月,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12年前曾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为0.8.全身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左眼视力为0.3,眼压16mmHg(1mmHg=0.133kPa),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房水闪光(-),角膜后沉着物(-),瞳孔圆,人工晶状体在位,裂隙灯显微镜下人工晶状体后表面可见灰白色混浊光带,向后膨出,散大瞳孔后眼前......

    作者:竺向佳;叶鸿飞;周鹏;张可可;卢奕 刊期: 20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