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9年第10期文章
  • 兔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前房角结构的改变

    目的观察复方卡波姆诱导的兔眼慢性高眼压模型前房角结构的改变特征.方法实验研究.将32只青紫蓝兔随机平均分为8组,分别对其左眼前房内注射0.3%复方卡波姆0.3ml,对药物诱发的高眼压模型进行观察;再于术后1、2、3、4、6、8、10及12周分别随机处死一组兔,制作眼球标本,观察兔眼的前房角结构变化.结果随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兔眼压缓慢升高,高眼压持续时间约3个月.药物诱导后的前房角特征:早期以炎症......

    作者:雷迅文;韦萍;李晓林;杨侃;雷建珍 刊期: 2009- 10

  • 眼球内卵黄囊瘤一例

    卵黄囊瘤,以往又称为内胚窦瘤,是由卵黄囊发生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大多发生在卵巢或睾丸,发生于性腺外者很少见,发生于头颈部者则更为罕见.......

    作者:刘建宗;吕兰存;谢永志 刊期: 2009- 10

  • 拉坦前列素眼液滴眼后角膜病变一例

    目前临床上的滴眼剂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由于医师没有全面地了解药品特性,加之某些药物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用药带来的眼表毒性作用不容忽视.......

    作者:王丹;沈祯;王智群;李然;孙旭光 刊期: 2009- 10

  • 双眼眶Kimura病一例

    Kimura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血管性炎症,眼部是少见受累部位,同时累及双侧眼眶者则十分罕见.......

    作者:林广杰;李冬梅;王毅;黑砚;肖利华 刊期: 2009- 10

  • 人类青光眼和青光眼动物模型中神经胶质细胞的改变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特征性表现为视乳头的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的特征性缩小.青光眼的病因复杂,但却有共同的病理结局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凋亡.因此对青光眼的研究多集中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改变及其机制上.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神经系统另一大类细胞即神经胶质细胞在青光眼的病理过程中也发生了活化,并且其活化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改变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对青光眼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研究......

    作者:孟凤熙;郭文毅 刊期: 2009- 10

  • 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角膜内皮失代偿可严重影响视力,以往多采用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KP)具有术后高度散光、移植片排斥等并发症,严重限制了术后视力的提高.如果能够单纯地进行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的移植,将减少手术操作所带来的受体角膜损伤并能更好地恢复术后视力.近年来,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手术的优点已逐渐获得公认;其中深板层角膜内皮细胞移植手术(DLEK)手术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而通过剥除受体角膜的后......

    作者:陈敏洁;龚岚 刊期: 2009- 10

  • 青光眼诊断新技术需要临床应用评价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及偏振光激光扫描仪等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青光眼临床诊断已有多年,但其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尚缺少明确而规范的评判标准.每种检测仪器均需要进行诊断试验评价,而评价方法应当正确、规范而严谨,重在早期诊断和不同指标诊断性能的具体分析.诊断技术只有在临床应用与应用评价相结合时,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并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任泽钦 刊期: 2009- 10

  • 减少青光眼导致的盲和视力损伤是防盲的重要内容

    由于国际眼科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注意到青光眼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青光眼防治的重要性,因此WHO采取了一些可行措施,以加强全球因青光眼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防治工作.之所以采取这些措施是由于青光眼已经对全球的公共卫生造成了沉重负担,而且采用目前循证的临床干预措施治疗青光眼是有效的.将防治青光眼纳入防盲的重点就意味着不仅采用临床的途径,还要采用公共卫生的途径,整合各种眼保健力量做好青光眼的防治工作......

    作者:赵家良 刊期: 2009- 10

  • 眼底图像分析系统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眼底图像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视神经损害的直接定量检测成为可能,同时因其检测手段客观、结果可靠而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临床医师对眼底图像分析技术如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相干光断层扫描等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因此有必要就此问题进行论述.有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的检测设备不仅在分辨率和重复性方面已经达到临床要求,而且能够较好地区分正常人和青光眼的眼底改变,但现阶段利用视神经结构定量指......

    作者:潘英姿 刊期: 2009- 10

  •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手术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一直是眼科临床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之一,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滤过道易于瘢痕化,难以建立有效的房水滤过通道,手术成功率较低.1969年Molteno~[1]发明了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并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以此为基础经过不断地完善,一些新型的现代前房引流装置不断问世.青光眼现代引流植入物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人工引流装置将房水引流至赤道部或赤道部后潜在的结膜下间隙.......

    作者:卓业鸿;魏雁涛;葛坚 刊期: 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