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视力正常的牵牛花综合征一例
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视乳头发育异常.1970年kindler首先报告本病,并命名为牵牛花综合征.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绝大多数为单眼发病,双眼发病者极少.主要表现为儿童期视力低下,视力多为眼前指数至0.02之间,少有视力超过0.1者,视力正常者更为罕见[1].有些患者可合并其他眼部先天异常[1].2006年6月我院收治1例视力正常的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营;杨明善;贾红伟 刊期: 2008- 03
-
眶内原发恶性髓上皮瘤一例
髓上皮瘤是儿童时期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视网膜和视神经,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1例原发于眼眶的髓上皮瘤,与视网膜视神经无任何关联,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红;孙丰源;林锦镛 刊期: 2008- 03
-
原发于额神经的孤立性神经纤维瘤一例
神经纤维瘤是周围神经的一种良性肿瘤.根据临床表现不同,眶内神经纤维瘤可分为神经纤维瘤病和孤立性神经纤维瘤两类[1].现将1例原发于额神经的孤立性神经纤维瘤报告如下.......
作者:林婷婷;何彦津;汪东 刊期: 2008- 03
-
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年来,国外应用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眼科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效价比较高的药物,Bevacizumab已经被证明不仅具有抗眼部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更能通过降低血管通透性达到抗渗出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就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孙晓东;许薇琦;Philip J.Rosenfeld 刊期: 2008- 03
-
上皮-间质转化在眼科的研究进展
上皮-间质转化(EMT)是胚胎发育、肿瘤转移和组织修复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转型机制.EMT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的极性、细胞间连接消失,上皮细胞表达间质成分并具有迁移的表型.在眼科疾病中,角膜细胞再生、纤维化以及创伤愈合过程存在EMT机制.EMT也是晶状体外伤、晶状体前囊混浊、后发性白内障以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本文综述眼科领域中EMT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眼科杂志,2008......
作者:刘廷;董晓光 刊期: 2008- 03
-
谨慎开展、科学评价抗新生血管生成类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日益明显,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特别是继发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CNV日益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医学负担.近年来对于CNV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使得CNV的治疗得以进展,特别是靶向性的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即便抗新生血管药物极具前景,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开展其临床应用,在临床中认真思考其安全性、有效性,摸索更合理的给药方案,探索联合治疗等,以寻找理想的个性化治疗.(中华......
作者:魏文斌;莫静 刊期: 2008- 03
-
右眼眼睑及结膜淀粉样变性
患者男性,43岁.因右眼红肿7年、加重3个月,于2007年6月来本院就诊.7年前患者发现右眼红肿不适,时轻时重,劳累后明显加重,曾在外院就诊,无明确诊断,未治疗.近3个月患者自觉右眼红肿加重,同时右眼上睑出现肿块,且逐渐增大,使右眼上睑无法上抬.......
作者:乐琦骅;徐建江;毕颖文 刊期: 2008- 03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几个重要问题
近年来,在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导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几个问题必须明确.即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还是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否是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或是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治疗时选择光动力疗法还是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疗法等.临床医师需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准确、全面的了解,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中华眼科杂志,2008,44:19......
作者:陈有信 刊期: 2008- 03
-
圆锥角膜患者角膜移植术后视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评价
角膜移植是角膜盲患者复明的惟一手段,传统评价角膜移植手术效果的指标主要为视力.然而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理、心理及社会医学的转变和角膜移植的特殊性,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视力检查不能全面反映角膜移植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活动的影响.......
作者:高华;王婷;方淑芬;史伟云;谢立信 刊期: 2008- 03
-
铲式劈核钩垂直劈核技术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
自从1967年Kelman[1]首先报道采用超声乳化技术摘除白内障以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不断更新成熟,已经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
作者:汤欣;祁晓丽;杨瑞波;宋慧;田芳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外伤致巩膜层间漏一例
- 2 高度近视眼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进展
- 3 缝线植入Schlemm管开口部成形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三年疗效观察
- 4 超长期配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角膜接触镜一例
- 5 失重状态对眼部影响的研究进展
- 6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 7 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伴眼带状疱疹二例
- 8 下斜肌前转位术后抗上转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探讨
- 9 怀念林少明教授
- 10 圆锥角膜术后佩戴绷带型角膜接触镜伴发串珠镰刀菌性角膜炎一例
- 11 建立人眼葡萄膜黑色素瘤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初步探讨
- 12 先天性色觉异常患者的彩色视觉诱发电位改变
- 13 巨细胞病毒性角膜内皮炎的诊断与治疗
- 14 复方卡波姆诱发的兔高眼压模型与其它兔高眼压模型的比较研究
- 15 植入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和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的对比研究
- 16 大光斑间接眼底镜激光单独或联合全身化学药物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
- 1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近视患者对比敏感度的变化
- 18 双侧视网膜动脉炎伴多发性瘤样动脉扩张一例
- 19 外生型睫毛异位症一例
- 20 眼睑赘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