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单纯性晶状体异位一家系

    晶状体异位是指晶状体偏离其在视轴中央的正常位置,包括全异位和半异位两类.该体征可单独出现,如外伤性晶状体异位、先天性晶状体异位,也可为全身病变的一部靠分,如马方综合征.单纯性晶状体异位临床表现不同于马方综合征,除眼部异常外,无骨骼和心血管系统异常;而单纯性晶状体异位与先天性晶状体异位的区别在于前者出生时晶状体位置并无异常.该病在我国至今尚无家系报告.我们在诊治一例儿童病例时,发现了单纯性晶状体异位......

    作者:魏洪斌;睢瑞芳;王波;赵家良 刊期: 2004- 06

  • 眼外伤致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继发青光眼二例

    严重眼球钝挫伤患者可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如晶状体悬韧带完全断裂,导致晶状体向后脱入玻璃体腔而继发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震荡、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影响视功能的并发症,因此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笔者曾于2001年收治2例因眼外伤致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继发青光眼的患者,经玻璃体切除、取出脱位晶状体及联合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雷霍 刊期: 2004- 06

  • 非穿透小梁手术伴发结膜溶解及透明质酸钠凝胶片排斥反应三例

    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SK透明质酸钠凝胶片(gel)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具有并发症少、手术较安全的优点.我院自1998年起开展该手术35例,手术效果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笔者近年发现有3例患者植入SKgel后,发生结膜自溶和SKgel排斥现象.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娜;成洪波 刊期: 2004- 06

  • 充分认识眼眶病治疗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许多人对轻微的眼球位置改变便能敏感地注意到.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使眼眶疾病的发现率明显提高.整体来说,我国眼眶疾病的诊疗水平已明显提高,但我们还应当看到,由于眼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目前治疗中的不规范或盲目性,增加了眼眶疾病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甚至增加了肿瘤恶性变的概率,失去治疗的佳时机.因此,就眼眶疾病诊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对普及和提高眼眶病......

    作者:何彦津 刊期: 2004- 06

  • 晶状体囊膜抛光联合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预防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摘除术后常见也是严重影响视力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1ensepithelialcells,LECs)增殖、移行、化生以及术后炎性反应引起[1].我们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注射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S)联合囊膜抛光的方法,在44只兔眼的研究中证实它能有效降低PCO的发......

    作者:朱蓉嵘;管怀进;吴坚;龚启荣 刊期: 2004- 06

  • 兔角膜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

    角膜发生炎性损伤或机械损伤时,角膜基质细胞增生活化为角膜成纤维细胞,在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因子的参与,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是一类新近发现的多肽生长因子,是创伤处组织修复再生过程的主要调节因子.我们通过测定体外培养的兔眼角膜成纤维细胞CTGFmRNA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

    作者:黄琼;胡燕华;李琦涵;王炯 刊期: 2004- 06

  • 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增加,5年内DR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1,2],15年后可高达80%,预见到2030年美国将有2500万,全世界有3亿DR患者[3].有关DR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DR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其微血管结构改变,大多......

    作者:潘琳;周水平;郭艳茹;彭俊云 刊期: 2004- 06

  • 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作用

    近年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检查和诊断手段不断增多,其中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以其能迅速对后极部视网膜进行扫描,从而获取客观和定量的视网膜厚度的明显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1,2].笔者于2001年始,应用RTA检测38例中浆患者的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旨在探讨RTA对中浆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京华;谭俊锋;王志涛;杨红;朱雪菲;孙坚 刊期: 2004- 06

  • 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除手术系统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

    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技术自70年代用于眼科临床,明显提高了眼后段疾病的治愈率,大限度地挽救了患者的视力.由于玻璃体切除术对眼内结构的干扰较大,手术创口出血,对玻璃体视网膜的牵引作用等,可发生相应的手术并发症[1-4].因而,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和较小的巩膜切口不但可减少手术创伤,还可使巩膜创口自闭,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视功能恢复时间.笔者于2002年初步应用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

    作者:李双农;唐仕波;李加青;赖铭莹;白宁艳;高艺 刊期: 2004- 06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眼组织的损伤及其防治对策

    1967年,Kelman首次为两例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发表一文,从此拉开了超声乳化手术在临床应用的序幕.通过眼科工作者30多年的不懈努力,超声乳化设备和操作技术历经变革,日趋完善.然而,手术创伤虽逐步减轻,但手术对角膜、虹膜、小梁网及视网膜等眼部组织的损伤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临床医师必须清楚了解和认识手术对眼组织造成的各种损伤,以期进一步改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张振平;丁小燕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