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50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读者为全国眼科工作者,以纸载体、光盘版及信息网络传播等方式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行,并与美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期交换杂志。多年来本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各项指标在国内本专业期刊中均名列前茅,是国内眼科的名牌期刊。所载论文目前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等国内外11种以上重要数据库收录;国内重要信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医药院校和科研单位等,均将本刊列为核心期刊。本刊曾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国科协等重要奖项,连续6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示范项目”称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412-408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42/R

邮发代号: 2-60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50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23.00

杂志荣誉 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412-4081
  • 国内刊号:11-214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1992年荣获国家科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晶状体囊袋内出血六例

    晶状体囊袋内出血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较为少见.由于出血位置的特殊性,该并发症对术眼视力影响明显,且处理较为困难.迄今国内尚缺乏有关文献报道.我院自1995年至今收治白内障摘除术后晶状体囊袋内出血患者6例,我们对其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彬川;秦萍;于兰 刊期: 2002- 03

  • 眼眶皮样囊肿合并气肿致间歇性眼球突出一例

    患者男,49岁.因右眼球间断向下移位2年,进行性加重,于2000年10月4日来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2.眼球突出度:右眼17mm,左眼13mm,眶距95mm.右眼球内下方移位,眼眶外上方可触及软性肿物,光滑,无压痛.眼球向上运动受限.左眼正常.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眼部A、B超检查显示:右眶外上方有类圆形占位病变,其病变前界清楚,后界不清,有明显的可压缩性.水平及冠状CT扫描:右......

    作者:肖利华;鲁小中;陶海 刊期: 2002- 03

  • 眼眶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48岁.因左下眼睑肿胀1个月,于1996年12月3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4.左下眼睑肿胀,皮肤表面呈青蓝色,眶外下可触及一光滑软性肿物,无粘连及压痛.外下结膜呈青紫色并轻度隆起.眼内及右眼未见异常.B超检查:左眶外下占位性病变,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其内回声中等,不均匀.......

    作者:周晓冬;宋国祥;何彦津 刊期: 2002- 03

  • 结膜鳞状细胞癌眼内浸润一例

    患者女,47岁.因右眼球结膜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畏光、流泪、疼痛,伴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0年10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4月20日发现右眼内眦处肿物,曾在外院行局部肿物和结膜切除术.术前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7,左眼1.2;右眼内侧角膜缘3点钟处球结膜呈灰白色隆起,肿物约0.4cm×0.3cm×0.2cm,局部可见扩张血管,角膜透明,余无异常.术后未进行任何治疗,病理诊断:右眼结膜鳞状细胞......

    作者:岳爱环;王勇;程秀英 刊期: 2002- 03

  • 前极型先天性白内障合并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一家系

    先天性白内障和Fuchs角膜内皮营养不良是由常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单基因病.由于这些异常的遗传基因既不致命,也不影响生育,因此外显率较高,且可以连续遗传.庞国祥[1]、吴静安和黄菊天[2]均有相关报道.目前尚未见有关两病合并发生的报道.......

    作者:谢立信;王旭;朱刚 刊期: 2002- 03

  • 我国眼底病临床和研究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视神经、脉络膜及玻璃体的各类病变,如炎症、肿瘤、各类血管病变、各种变性性疾病及许多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眼部病变,种类繁多,对视功能危害较大.我国在眼底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的眼底病研究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张承芬;刘熙朴 刊期: 2002- 03

  • 眼睑皮脂腺癌中c-myc和p53的异常表达

    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眼睑皮脂腺癌中c-myc和p53蛋白的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及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rgyrophilnucleolarorganizerregions,AgNOR)进行检测,以期探讨眼睑皮脂腺癌的发生与c-myc及p53间的关系.......

    作者:王红云;牛膺筠;刘夫玲;林红 刊期: 2002- 03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叠瓣技术减少角膜层间异物存留的临床观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临床矫治中、高度近视的新方法之一.术中角膜层间存留异物,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角膜散光度数改变,角膜上皮植入等并发症发生.我院在100例(100只眼)近视患者的LASIK术中采用角膜叠瓣技术,明显阻止和减少了角膜层间异物的存留,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乔一平;王家香;吕红彬;廖光荣 刊期: 2002- 03

  • 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以往眼科医师易将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相混淆,曾给予激光封孔,导致不可逆转的中心视力下降.近几年对黄斑裂孔,特别是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发病过程有了新的认识,治疗上有了较大突破.黄斑裂孔常发生在黄斑中心小凹(foveola)处,而黄斑中心小凹处是视锥体的密集区,该处的裂孔不仅直接导致中心视力的下降,而且易致视物变形和视物发暗.......

    作者:黎晓新 刊期: 2002- 03

  • 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中青年眼科学术大会在温州医学院召开

    ......

    作者:周翔天;瞿佳 刊期: 2002- 03